类别 | 详情 |
化学成分 | 镍(Ni):41%铁(Fe):30%铜(Cu):19%钼(Mo):10%钴(Co):7.0 - 8.0%碳(C):≤0.05%磷(P):≤0.020%硫(S):≤0.020%锰(Mn):≤0.25%硅(Si):≤0.30%铬(Cr):≤0.20%钼(Mo):≤0.20% |
物理性能 | 密度:8.1g/cm³熔点:1320℃热膨胀系数(20 - 300℃):约 8.9×10⁻⁶/℃磁导率(20℃,垂直于厚度方向):2.7µH/m |
机械性能 | 抗拉强度:约 785MPa屈服强度:约 540MPa弹性模量:约 175GPa |
性能优势 | 1. 低膨胀系数:在 - 20 - 300℃温度范围,尺寸受温度影响小,适合高精度尺寸要求的零件。2. 良好的加工性能:冷热加工都容易,能制成各种形状。3. 良好的焊接性能:可采用钎焊、熔焊、电阻焊等多种焊接方法,采用氩弧焊可避免成分改变。4. 组织稳定性好:居里点在 300℃以上,-60℃以下也不发生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 。 |
应用领域 | 1. 精密仪器:制造高精度光学仪器的支撑结构,保障仪器在不同温度下的精度。2. 热控装置:制造温度传感器和恒温阀,确保温度控制的准确性。3. 管件:制造膨胀节、热补偿件等,应对温度变化带来的尺寸变化。4. 光纤通信:用于元器件的连接和封装,保证通信稳定。5. 航空航天:用于航天器阀门、导弹制导系统等,确保在复杂环境下的可靠性。6. 电子器件:用于电磁阀、变压器、继电器等产品的制造 。7. 电力领域:用于发电机、电动机等设备的制造 。8. 通信领域:用于调制解调器、路由器、交换机等设备的制造 。 |
加工工艺 | 1. 熔炼:将铁、镍、铬等元素按比例混合后高温熔炼。2. 铸造:将熔炼后的合金熔体铸造成锭坯。3. 热加工:避免在含硫气氛中加热,加工温度等需根据具体工艺和设备确定 。4. 冷加工:可进行冷轧、冷拔、冷冲压等 。5. 热处理: - 消除应力退火:530 - 550℃,保温 1 - 2h,炉冷,消除机械加工残存应力。 - 中间退火:830 - 880℃,保温 30min,炉冷或空冷,消除加工硬化 。 - 稳定化处理:先在保护气氛中 830℃保温 20min - 1h 淬火;再 315℃保温 1 - 4h 炉冷;最后 95℃保温 48h 。 - 冷加工或机械加工后的高精度零件消除应力稳定化处理:315 - 370℃,1 - 4h 。6. 表面处理:可采用喷砂、抛光或酸洗,用 25% 盐酸溶液在 70℃下酸洗可清除氧化皮 。7. 切削加工:采用高速钢或硬质合金刀具,低速切削,可使用冷却剂,磨削性能良好 。 |